智能安防下,视频监控生态链组成情况发表时间:2019-11-18 14:20 中国安防行业经历了近 40 年的发展,从最早的文博系统应用开始,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态链,尤其是,近两年,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 等新兴技术的助推下,以视频监控设备为主体的安防制造生态链也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升级,形成了智能化时代独具特色的安防制造产业链。 从安防产品生产制造、研发以及销售维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以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半导体芯片为主体,代表厂商有索尼、TI、ADI、中星微、海思等,随着国内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国内芯片代替进口趋势显著。 近两年,安防产业链上最显著的变化是上游芯片商与智能算法公司的强势介入。英伟达是目前最大的人工智能芯片 GPU 的生产商,近两年一直在大力拓展安防应用领域,目前国内众多知名企业都在使用 NVIDIA 的 GPU。除了国外芯片巨头外,目前国内正在涌现一批人工智能芯片企业。 第二层次:以各类监控设备生产制造为主体,代表厂商有海康、大华、华为、科达、杰士安等,硬件厂商容易受上游核心设备制约,同时各自的同质化竞争激烈。由于目前国内安防行业购买习惯重硬轻软,造成软件供应商在产业链中不够强势。 数据显示,我国安防市场的规模已经由 2012 年的 3240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66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6%。其中智能安防市场规模也已经接近 300 亿元,预计到 2020 年将达到千亿元以上。 按照功能和用途,安防产品可以分为监控、探测、防护等等,而视频监控则占据了其中大头部分。此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安防设备市场中,视频监控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了 50% 以上,成为构建安防设备监控系统的核心产品。不管是传统安防市场,还是现如今的智能安防、AI 安防市场,视频监控摄像头的地位一直没有变化。 安防制造企业类型以视频监控类最多,占总类别的 53.4%,产品用户主要以城市安防和行业客户为主,城市安防则占 35%。全国逐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为代表的三大产业基地。 从业界技术成长来看,安防产业经历了从后端到前端,从标清到高清,从高清到智能化,从设备向系统服务转变,"高清智能化"与"安防运营"将是行业价值成长的主要逻辑。 产业链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相关企业的不断整合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平安城市的快速建设。 而从视频监控自身领域的产业链来看,主要包含了前端摄像、中端传输以及后端显示系统,其中前端摄像头占据了百分之六十多。据 8 月份 IDC 发布的《中国视频监控设备跟踪报告》中,监控摄像头被指出成为视频监控市场最大的支出类别,占整个市场支出的 64.3%。到此,监控摄像头又称得上是视频监控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